早在1938年,时为著名教育家和学术领导人的傅斯年,在“致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专函中说:“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王献唐,著作精富,名闻海内,乃考古及史学之长才也。”1984年,时任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的张政烺和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的夏鼐,联名致函文化部:“王献唐先生系山东省近几百年来罕见的学者,著述遗稿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至1994年,孔德成先生在《王献唐先生墓表》中写道:“盖先生一生学术,及目录、版本、校雠、训诂名家于一身,融文字、声韵、器物、古史之学为一炉。”
(作者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
王献唐对文字学、文献学、历史学深入研究,且多有创见,其著述涉及内容之广和文字总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他对近代图书馆学、博物馆学以及考古学建设亦有开拓之功。作为山东地域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以及文博事业的奠基者,王献唐不遗余力推动邑地场馆的可行性发展,客观上助力山东省图书馆、山东博物馆日后走向科学系统的管理。这一切,人们都能够从已经面世的信札和大量留存资料中得到详实印证。
王献唐一生寓目的古玺印数量之巨,手拓历朝历代印章之多,个人收藏玺印之精,鉴别水准之高,在民国时期的齐鲁地区公推无出其右。正是因为他眼界既宽、眼光独到,在赏鉴活动之中往往能一语中的,立断真伪优劣。许久以来,王献唐每每遵循从形制、材质、文字以及出土地点和收藏过程等诸多视角,来审度印章的特性所在,问源头活水,求木之本末,有感而发地留下大量的序跋题记文字。古代印章的品类多、面貌广,由此,人们可领略作者由熟稔鉨印文字而至的专擅之优,以及谙于完整古文字系统的难能之能。
文章来源:《图书馆学刊》 网址: http://www.tsgxk.cn/zonghexinwen/2022/0901/1136.html
上一篇:刘一闻 | 寒金冷石文字中的生命暖意
下一篇:我在富士康的车间里思考人生
图书馆学刊投稿 | 图书馆学刊编辑部| 图书馆学刊版面费 | 图书馆学刊论文发表 | 图书馆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图书馆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